close

有槍彈V3結局捏他

&《蘇菲的世界》結局捏他

&對Undertale屠殺路線的抱怨

 

上半好評,下半對遊戲製作人表示強烈不滿

 

 

 

在C洽板上看到V3討論,先被捏他了一章換主角&結局全部謊言

做好了相當覺悟之後跟追A Jie實況

結果可能因為期望放低,反而比我想像的還要好。

尤其是角色部分,比起一二代,我更喜歡三代的角色們

但也許因為角色塑造的好,在結局時受到的傷才更大也說不定

 

 

 

當角色發現掌控自己的人偶線時

 

在看V3結局時,我一直想到《蘇菲的世界》這本書

它是一本哲學入門書,他講述一名叫蘇菲的挪威女孩,有一天在郵箱裡收到兩封信件

上頭寫著「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收件人請蘇菲轉交給席妲

蘇菲開始藉由艾伯特的信件上著哲學課程,後來艾伯特也出現在蘇菲面前

 

然而,在艾伯特的暗示下,蘇菲漸漸發現自己是書中的一個角色,是書的作者意識一部分

 

目的是為了把這本書寫成一本哲學入門,給自己的女兒席妲讀。

蘇菲跟艾伯特開始向上帝(作者)的抗爭,並在結尾逃離了書中世界,以開放結局結束。

 

V3的結局有一定程度相像對吧。

都是「假如角色發現了自己只是別人創造的角色的話?」的故事。

 

我一直以來都對這類哲學探討非常感興趣,可以說我並不討厭,甚至滿喜歡這個結局

尤其是最原的聲優演技讓我非常滿足。

 

TRPG裡也可以探討這個問題

undefined

 

當然,這個手法必需好好使用,不可隨意扔出來,否則就只是白目的GM潑了所有玩家一桶

大冷水而已。

 

所以「謊言」這主題是很好的後路。

王馬也說過謊言不一定是壞事,也有溫柔的謊言存在。

所以放棄糾結真相為何,選擇你想相信什麼,大概會對這個結局感覺好過一點

 


 

遊戲製作人批判玩家

 

稱讚之後我要開始講討厭的點了。

 

在蘇菲的世界中,神是有自己的目的製造書中世界與人物。

同時當然可以想像讀者,也就是觀眾的存在。

但是蘇菲的世界並沒有給觀眾任何定位,既非惡也非善,他僅僅是來自外部的眼光。

想像自己是書中人物,有許多人正看著自己一言一行其實也夠不舒服了。

 

然而在V3結局中,藉著白銀口中,所有玩家都被套上「喜歡看自相殘殺的惡趣味觀眾」的

的形象。

我一邊玩一邊承受批判,我感到很憤怒:你憑什麼代替我表達意見?

我敢肯定有許多粉絲喜歡這個系列不只是因為這個原因。

更是因為:很喜歡角色、很想要看他們贏、想享受推理、但是可能也不要贏得太容易等等

問上一千人就會有一千種答案。

 

遊戲製作人自己設計了這樣的結局,設計了惡意滿點的處罰、在第一章換主角婊玩家,

最後卻告訴你小楓是冤罪。

度過了一切又一切,到頭來卻要把角色受苦的罪歸為粉絲的錯嗎?

 

真是糟透了。為什麼玩遊戲得被人高高在上的批判不可。

 

同樣的心情我在Undertale的屠殺路線也感受過。

作者自己設計出了這條路線,卻要嘲諷玩這條線的玩家,

我對這些站在道德高點指責玩家的遊戲製作人感到憤怒。

 

 

 

總結一下我對結局的想法:

 

我喜歡這個結局,除了我自己被遊戲製作人抓來批判的所有地方。

 

還有我討厭白銀這個黑幕啦。

因為她身為槍彈系列廚,居然只覺得自相殘殺最有趣。

我完全不同意他。

 

有種跟我爭辯一下狛枝機八人的人氣為什麼這麼高啊!

「それは違うよ!」cut-in超帥的好嗎!

然後這代各種彈幕特效也帥炸了,隨便截圖都超美。

我隨便講都一堆了你懂個毛啊白銀!少把我跟你當成同類了!(口不擇言ing

 


 

 

最後節錄蘇菲的世界的句子結尾:

 

在整部哲學史中,哲學家們一直想要探索人的本性。但薩特相信,人并沒有一種不變的

“本性”。因此,追求廣泛的生命的“意識”是沒有用的。換句話說,我們是註定要自己

創造這種意義。我們就像還沒背好臺詞就被拉上舞臺的演員,沒有劇本,也沒有提詞人低

聲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必須自己決定該怎麼活。

——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

 

就如同沒有人的本性一樣,照過記憶燈前後的「最原」

哪個才是真正的「最原」這種答案一定也是不明的。

既然沒有答案,我想相信的自然是一直以來我認識的最原。

 

唯有結局之後,觀眾已經無法透過遊戲偷窺他們的世界,丟掉劇本和台詞。

這個時候,他們才是自由的吧。

arrow
arrow

    Ye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